人體渾身上下有十二大原穴 常按足背肝經原穴可養肝

我們渾身上下分佈著很多穴位,其中有一類穴位較為特殊,與臟腑原(元)氣關係密切,叫做“原穴”。 通過原穴,我們不但可以推測臟腑的健康情況,還能治療相應臟腑的疾病。

原穴的定義

《難經》中說:“臍下腎間動氣者,人之生命也,十二經之根本也,故名曰原。 “原氣來源於肚臍之下、兩腎之間,是人體生命的本源,維持生命活動最基本的動力。 原氣通過三焦輸布於全身臟腑、十二經脈,其在四肢部位駐留的地方就是原穴。

我們知道,人體主要有十二條經脈。 每條經脈各在腕關節或踝關節附近有一個原穴,合稱為“十二原穴”。 原穴與經脈是相互對應的,比如太沖穴對的是肝經,神門穴對的是心經。 由此可見,我們將原穴看成是對應經脈的代表穴位。

原穴是健康「晴雨錶」。

從上文的描述中,我們不難看出原穴對人體薄力士口溶膜台灣官網 薄力士口溶膜成分原理 薄力士口溶膜功能效果 薄力士口溶膜Blog資訊 薄力士口溶膜LINE群 薄力士口溶膜在線購買 薄力士口溶膜怎麼吃 薄力士口溶膜價格 薄力士口溶膜真假鑒別健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。 一方面,臟腑的健康出了問題,會反映到原穴上; 另一方,通過刺激原穴,又可以達到消解病痛、重返健康的效果。

“五臟有疾,應出十二原; 五臟有疾,當取之十二原。 “原穴相當於經絡的開關,開關打開了,五臟六腑的氣血運行通暢,人體就會健康,反之則會氣血不暢,經絡失調。

一般來說,健康的人體,其原穴的皮膚是完好的、有光澤的。 一旦出現紅暈、蒼白、青紫等色澤變化或是瘀斑、丘疹、凹陷等形態異常,就說明相應臟腑出問題了。 比如按壓時如果有脹痛、灼熱、針刺、觸電一樣的感覺,很可能是急性、炎性病變; 有酸麻感多為慢性疾病。

  原穴的保健作用

原穴在臨床治療中主要用於祛邪和扶正補虛,通過原穴來疏通氣血經絡,調節臟腑功能,從而發揮其維護正氣,抗禦病邪的作用。 而在日常生活中,我們完全可以根據自身需要,通過自我按摩、艾灸、拔罐等方式,刺激十二原穴,達到養生保健的效果。

比如在我們手腕上有心經原穴神門穴,可以緩解心神失養,心火旺引起的失眠、健忘等癥狀。 晚上臨睡前,我們就可以按一按這個穴位,不僅有助睡眠,還可以預防一些心臟疾病。 此外,有人明明很想吃東西,但吃一點就感覺堵得慌。 這時可以按一按神門穴,讓心臟多給脾胃輸送一點氣血,從而説明消化。

肝經原穴太沖穴位於足背,也是一個養生大穴。 作為肝經的“總開關”,多刺激太沖穴,可以促進肝臟供血,紓解抑鬱憤懣的情緒。 “肝開竅於目”,眼睛乾澀、發紅,看不清楚東西,可以按揉太沖穴; “肝藏魂”,整天精神渙散、魂不守舍的人可以按揉太沖穴; 還有人由於肝臟鬱結了濁氣,夜裡多夢或是兩三點醒來就再也睡不著,也可以按揉太沖穴。
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

Comments on “人體渾身上下有十二大原穴 常按足背肝經原穴可養肝”

Leave a Reply

Gravatar